消毒知识讲解系列
化学消毒因子——烷基化合物
在化学消毒领域,烷基化化合物中的环氧乙烷凭借高效杀菌能力备受关注。它是如何制备的?又有哪些独特的消毒方式?使用时要注意什么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一、制备方法:乙烯与氧气的 “化学反应”
环氧乙烷主要通过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制备。在特定的温度、压力和催化剂环境中,乙烯分子与氧气结合,发生环氧化反应,从而生成环氧乙烷。工业生产中,对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,不仅能提高环氧乙烷的产率,还能确保产品质量。此外,还有氯醇法等制备方式,但银催化氧化法因效率高、污染小成为主流方法。
二、消毒方法:穿透性极强的 “灭菌专家”
环氧乙烷是低温灭菌的 “主力军”,它具有极强的穿透性,能深入医疗器械的复杂结构和包装内部,对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及芽孢等各类微生物都有出色的杀灭效果。医院里,一些不耐高温、高压的精密器械,如电子内窥镜、心脏起搏器等,常采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。将器械放入专门的灭菌柜中,通入环氧乙烷气体,在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作用时间下,完成灭菌过程。在医药和食品包装行业,它也用于对产品进行最终灭菌,保障产品安全。
三、注意事项:安全使用是重中之重
环氧乙烷易燃易爆,且具有毒性和致癌性,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规范。储存时,要将其置于阴凉、通风且远离火源、热源的专用仓库,仓库应配备防爆、防火和泄漏报警装置。操作过程中,工作人员需穿戴专业的防护装备,包括防毒面具、防护服等,防止吸入或接触环氧乙烷。灭菌结束后,要对器械进行充分的通风解析,确保残留的环氧乙烷完全挥发,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。同时,废弃的环氧乙烷要进行专业处理,防止污染环境。
环氧乙烷在消毒灭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只有严格把控制备、使用和处理的各个环节,才能让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充分发挥 “硬核” 消毒实力。
上一篇:化学消毒因子——醛类化合物丨药厂消毒 实验室消毒 医疗消毒服务
下一篇:没有了!